勤学教育网合作机构> > 杭州博沃思欢迎您!

如何引导孩子参加社会实践

杭州博沃思logo
来源:杭州博沃思

2021-08-22|已帮助:1053

进入 >
众所周知,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孩子整日埋头读书,忙于应付各类大考小考,极少有机会参与各类社会活动。长此以往,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主动、独立、奋进的良好个性。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呢?
如何引导孩子参加社会实践
因此,家长很有必要,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通过各种主题活动的正面影响和孩子自己的亲身体验,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学会广泛深入地了解他人的贫寒冷暖,体恤他人的情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培养其公民意识,引导孩子增强爱国、爱家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孩子所参与的活动,可以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安排。
1.幼儿和童年阶段
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年幼需要家长更多的指导,所以所参与的活动最好有家长陪同。比如社区内的义卖活动,家长可以让孩子把穿小了的衣物、旧书本、旧玩具拿去参与拍卖,所得资金作为孩子今后一段时间内买书本或其他玩具的费用,也可以捐献给某些慈善机构,或者需要救助的人,让孩子加强跟周围人群的交往、沟通,同时建立更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中学阶段
中学生社会实践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由于始终缺乏安全良好的平台,学生自行寻找实践单位非常困难,绝大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处于临时性、应付性状态,“盖章族”现象十分普遍,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缺乏社会的磨炼。也正因为缺失这样的锻炼与学习,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往往比较淡薄,而对社会职业的不了解也导致了他们今后择业的盲目性及人生规划、发展的种种误区。初中以上的孩子,相对已经有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可以在假期给孩子报名参与一些孩子所在学校或当地教育局、团委、红十字会等机构组织的主题活动,参加针对更广泛层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活动的选择,以就近、就地为好。立足学校、立足本地、立足社区,简单易行,有利于激发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活动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社区服务活动内容包括: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2)社会参观调研活动可以协助有关机构或当地社区开展各方面调研,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3)参加志愿者沙龙鼓励孩子参加志愿者沙龙,寻找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和谐新风尚。倡导快乐公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特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组织并发起公益活动,在社区范围内形成健康、活泼、团结的公益团队,增强孩子的社会交往和组织能力。
(4)参与各类环保行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环境考察、环保知识宣传,考察分析当地环境现状,为家乡环保建言献计,唤起人们的环境危机意识,推动人们的保护环境意识。
(5)关注弱势群体可以让孩子参加“关爱大别山留守儿童”等类似活动,了解贫困儿童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现状,理解他们对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幸福的渴望,可以帮助孩子深刻体验不同条件下的生存环境差异,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以上是杭州博沃思整理的如何引导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全部内容。

热门推荐

更多
勤学培训网 儿童教育网 如何引导孩子参加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