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教育网合作机构> > 教育机构欢迎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教育机构logo
来源:教育机构

2021-08-20|已帮助:1247

进入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1.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对于大学生来讲,智力不仅是正常的,而且一向都是比较出色的。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都能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保持较为稳定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并能从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满足与快乐。

2.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爱好与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与理想,不对自己提出过于苛刻和非分的期望和要求;能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是面对自身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往往缺乏自知之明,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常因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而白责、自怨、自卑;常追求十全十美,却又因自己做不到而同自己过不去……结果使自己的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所面临的心理危机。

3.接纳他人,善与人处。

人际和谐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己,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在交往中认可他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较为客观地评价他人,宽厚待人,与人友好相处。在与人交往中保持独立的人格,不卑不亢,既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又能诚恳地帮助别人,同时能坦然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在交往中能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人。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多以怀疑、不信任的态度对待人,或吹毛求疵,或孤芳自赏,总担心别人会暗算自己,给自己使坏,弄得自己心情忧郁,极不开心。

4.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对环境作出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主动地去接触社会、适应环境,并进一步去改造环境,妥善地处理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标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以上是教育机构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全部内容。

热门推荐

更多
勤学培训网 心理咨询师学习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