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教育网合作机构> > 广州朴新教育欢迎您!
广州朴新教育banner
语文学习网>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深化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利用农村环境,挖掘语文文化资源。

1、认真观察,勇于发现

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环境,去挖掘,去积累在农村中所特有的文化,找寻语文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让新课程在农村这块土壤上更好地生长。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另外在农村生活中,处处有传说,小到一个村子名字的由来,大到一些历史人物。想当初,我们很多人的小时侯的闲暇时间就是在听老人们诉说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度过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出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教学的课后,我组织学生回去听老人讲述这些故事,学生通过自己的笔将它变成文字。学生在挖掘农村资源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有积累,才有发酵的资本,这融入到习作课堂中,让农村的习作教学的课堂焕发出独有的清新的生机。

2、关心农村孩子的生活,引领他们做一个有心的孩子

“一个字跳入行间,那是心理活动的呼唤,用什么词不用什么词,用它表现什么,也全系着情感的砝码。所以要改变农村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作文教学,我认为在农村语文教学中,要切实从农村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生活,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引导他们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体现作文的生活化。教师应转换角色,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把学生的农村生活看作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把农村孩子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引入到课堂中,引入到我们的习作中。

3、只有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才能水到渠成

在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积累后,如何成为巧妇,将各色米烹煮成香喷喷的米饭,我在教学中,选定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出现。①一句话,一张卡。在学生的生活中,引领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将村中所发生的事,所看到的新闻,用精练、简短的一句话概括消息,制成信息卡,每日交流。②一件事,一片段。在平时,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习情况,适时引导或安排一些小练笔。③一分钟,一演讲。说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内容自定,如夏种秋收、春暖冬寒等一些农村特有的景观,或遇佳节,或参与农作时,让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所经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来感悟农村不一般的风景。

在实践中,我发现当这些和语文课堂相互融合的时候,农村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农村孩子的作文中才不会“无米而炊”,由于是真实经历的,作文中才会散发出农村所独有的清新气息,才有朴实的文风。

二、认真对待的田园风光教学和课外的积累

我们都有这种生活经验:最熟悉的东西反而最容易被忽视,甚至被厌弃,尤其是它又恰好在世俗的眼中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你要学生以风景为话题来作文,很多学生眼前立刻浮现的是电视中出现的九寨沟风景;你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校园,他们一定是枯燥几笔虚假赞美;你请学生说说各自的真实理想,他们百分之八九十会说希望能考上重点高中或大学,可以说是听不见回到农村这一说的;你让他们谈谈对父母的认识与感情,他们虽然心疼与体谅父母,但也不乏抱怨与不屑。

1、引导学生还原对我们熟悉的课文中的乡村的认识。我们教师在对很多文学作品解读中,往往刻意地加工、诗意地美化了作品中刻画的意境,如果在教学中能对这些作品内容予以原生态还原,相信学生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欣喜与收获。

2、在课外生活中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背诵并积累陶诗等一些田园诗,摘录一些田园诗,将陶渊明等一些田园诗人所写的田园诗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融入到我们的说话中,举办一些“我读陶诗”等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找找田园诗在生活中的再现,将田园诗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每日试着用一句或两句的田园诗来描绘自己的生活,找到与田园诗的共鸣之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田园诗的魅力,从而喜欢田园诗,进而喜欢产生田园诗的深厚的土壤。

2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一

一: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完善教育教学设备

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是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对语文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训练:

(1)语文基本知识技能训练

如一些多音字、重难点字,成语、谚语、相近字词在语句中的应用等。一些农村的教师在个别词语上存在错误的读法和认知,这种情况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正确学习,如“给予”一词,正确的读法是“jǐ,yǔ”,但是很多教师都读成了“gěi,yǔ”,像这种错误的读法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因此教师要进行一些基础技能的训练,在训练学习中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免给学生错误的引导。

(2)学习更加先进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语文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因此更加考验教师的能力,要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训练,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具有双面性,有优点又有缺点,要根据不同内容、对象、特点。目的、要求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一些有情景效应和情感内容丰富的课程的时候,可以在学习课程中引用音乐作为辅导,音乐可以更好的抒发情绪,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图画,把古诗中描述的情景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了解、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意思。

(3)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做到资源的整合

现代的教育中硬件设施已经越来越完善,很多小学已经配备了多媒体、图书、远程教育教学等教育设备,但是在农村小学这些设施却是摆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已,并没有应用到日常的的学习生活中。因为很多农村小学的教师并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些硬件设施,远程教育不懂如何发送和接受,图书馆没有完善的设施可以提供给学生借阅图书学习,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会制作相关的软件、图片。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知识,掌握这些硬件的运用方法,更好、更快、更好准确的应用到日常学习中。

二: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1、 要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五年级课程中有一篇课文是《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章的文体是访谈录。同学们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文体,它的特点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提前要学生预习,在上课的时候组织同学们分成小组,要同学自己从小组中选出出色的人进行苗苗和季羡林对话的演示,各组演示的时候可以加进去自己的想象,把文章内容用自己的形式更加巧妙的表现出来,要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己演示,预习中会发现很多自己不懂的知识、问题,教师这时候要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课后进行探讨,如:“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有哪些见解?季羡林对“闲书”的看法是什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

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很好的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更好的锻炼、培养学生。

2、优化教学设计,运用当前环境知识

精彩的教学设计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突破以往枯燥的教学设计方案。

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乡情感。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比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笔者以“节日”为切入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有关农谚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

3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二

一、要向有限的40分钟要效率

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工具学科,一要给学生充分的识、写、读、背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把握、积累和运用字、词、句、段等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技能。二要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做到有机统一。所以文本的听、说、读、写、练不能丢,而且要有机结合,对传统语文教学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要向有限的40分钟要效率。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张巩固所学知识的习题,低年级是以识字认字教学为重点,是基础,也是课标所要求的。平时课上无法完成的写字练习,也争取融入到课堂,使新知和旧知的巩固有机结合,学生能够把所学新知识和相关练习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内高质量完成,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让孩子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去享受本该属于孩童时期的快乐时光。

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题卡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实效性。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对题卡的设计很简单,只有两个大题,第一题是给生字注音,这是为了考察本课中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在检查认读生字的同时,让学生动手给生字注音,这样做既检查了本节课学生的识字情况,又复习与巩固汉语拼音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我认为,这是向有限的40分钟要效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第二题是完成字、词、句的练习。设计此题的目的我不单纯是让孩子写本课需要会写的生字,而是让学生在认读基础上学会组词,并且会用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这个设计的最终目的是真正让孩子把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工具性的完美整合。

二、教师对教材钻研要深,读书指导要到位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这个“对话”的主体是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环节,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以朗读为主线,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板块。指导学生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比如,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就抓住了本文中的三个重点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并且采取多种方式去阅读,老师也打破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读、老师听的形式,而是和孩子们一起读,这在无形中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师生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实现教学目标。

三、农村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沟通合作更重要

语文教学方法

教学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发挥积极作用,教学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因此,教师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广阔发展和表现自我的空间。教师也要充分和学生融合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和伙伴。

比如在今天的教学中,在给种田人提出忠告的时候,传统教学是很教条的,师问学生,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可是今天我在设计此环节时,就打破这样的模式,改为师生互动表演的形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增进了感情。农村的学生由于人数少,一个班级两名学生甚至一名学生,有些环节是无法实现生生互动的,这更要求教师要把自己转型成一名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合作者,同时还是一个指导者――老师的身份,由此可见农村语文教师师生互动的重要性。我认为,这对广大农村教师来讲是一个考验,更是一个现实的新要求。

四、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实实在在

小学语文的目标是掌握工具性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把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达到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需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将课改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为活动而活动,为感性和爱好而活动。课堂表面显得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一个,课件也是华丽无比,一节课下来,学生玩得很开心,实质上忽略了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把握应学的知识,明显弱化了教学目标。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我不采用任何形式的花架子,就采用最简单的小黑板、题卡、课本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实实在在地用身边能实现教学的方式和工具来完成教学目标。

4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三

一、严厉与关心、尊重并举,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让学生“信其道”。

1 尊重学生首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在我眼里,无论是六年级还是一年级的学生,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我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其次,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课堂上不以长者、尊者、权威者的姿态自居,在平等、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学活动,课堂外经常与学生交谈,并且让谈话在自然、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这使得学生都愿意与我聊天,这不但了解了学生的情况,而且也改变了师生关系。

2 关心爱护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生活学习上予以帮助,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此外,做到不体罚学生,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他们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当学生犯了错时,一味惩罚只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久而久之,他们甚至会认为犯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受一点惩罚就可了事,这显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犯了错的学生,我主要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改正。

3 严格要求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让学生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能做。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在尊重、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严格要求,不然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了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对你的严格要求也能心服口服,不必打骂,几句话就说到心坎里,常常都能收到奇效。

二、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先进的设备,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着更多的与动物、植物亲近的机会。老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开放教学空间,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把课堂搬到外面去,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我通常在两种情况下采取这一做法:一是教学内容与自然环境有联系的情况下,将课堂搬到相宜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二是教学内容与自然没有联系,但学生处于一种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管不住自己的状态时。我也让学生到外面去。

(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起学生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也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长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知识被强制性的往头脑中灌输,久而久之必定失去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觉到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课堂中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讨论、去活动。

三、听、说、读、写从低年级抓起,全面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

(一)听与说

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前,已经能将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等合成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但是这种听说能力毕竟只是简单的、最基本的、是不甚规范或者是地方化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这种情况可能是更为突出,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学生一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听说训练,一方面要及时地提高、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免学生的听说训练出现断层;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步规范,符合普通话和现代汉语的标准。

(二)读与写

读写训练是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一项任务。从小学到大学,可以说都在进行读写练习,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多读才知道怎么写,因为读既是语言的积累,也是思想的积累,还是怎样用语言去表达思想的积累,当然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读写训练要求不可能太高,最初可根据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从简单的阅读开始,从读懂一句话,到能读懂书上的课文再到阅读一些简单的课外读物,每一个阶段老师都要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去读,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

在进行读的训练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写的训练,把句子补充完整可以说是最初的写的训练,补充句子要注意开放性,不要太关注答案的正确性、性、要让学生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开放性地补充句子,发展学生的想象、联想等发散思维能力,此后,是写一句话的练习以及写几句话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地能通过一两句话表达清楚一件简单的事情,具备较为初步的文字表达能力,有了小学低年级这样的读写训练,学生就能轻松地过渡到中高年级对语文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阅读与作文水平。

以上是广州朴新教育整理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全部内容。

  • 推荐课程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热门推荐

广州 勤学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36336号-1